在春意盎然的四月,我们迎来了一年一度的爱鸟周活动。每年4月20日-4月26日为江苏省爱鸟周,进一步弘扬生态文明理念,增强公众对鸟类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无锡动物园将结合爱鸟周开展“观鸟、爱鸟、护鸟”等系列活动。今年爱鸟周的主题是“完善保护体系,护佑候鸟迁飞”。这一主题旨在强调对鸟类,特别是候鸟保护工作的重要性,以及完善保护体系的必要性。4月20日上午,在无锡动物园大门广场进行了“2024年无锡市爱鸟周启动仪式”。无锡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无锡市生态环境局、无锡市科学技术协会、无锡市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无锡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滨湖分局、无锡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梁溪分局、无锡市动物园管理处相关领导出席了此次活动。
爱鸟周现场科普 动物明星来助阵
当天爱鸟周现场,科普志愿者向来园游客科普了:爱鸟周的由来、鸟儿们的分类学、千奇百怪的鸟巢、多彩的鸟蛋与鸟宝宝、路边的小鸟不要捡、江苏省新增野生动物名录等。同时,志愿者也跟游客深入浅出的对《江苏省野生动物保护条例-节选》、《中国野生动物保护法-节选》、《中国野生动物保护条例-节选》等进行了普法,扫除了一些法律盲区。金刚鹦鹉、小羊驼以及黑猩猩姐弟糖糖和糖豆也纷纷来到活动现场,助阵此次爱鸟周活动。只见黑猩猩宝宝糖豆化身小小宣讲员,为来园的小朋友们纷发了宣传册《无锡境内国家级保护鸟类》。无锡这座生态宜居的城市,拥有丰富的鸟类资源,据不完全统计,无锡境内野生鸟类达350余种。从清晨的鸣唱到傍晚的归巢,鸟类为这座城市带来了无尽的生机与活力。它们在维护生态平衡、促进生物多样性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意外发现鸭蛋 竟是斑嘴鸭宝宝
2023年6月27日,动物园工作人员姚师傅无意间发现景区三号门附近的外围绿化带内藏着一窝蛋,淡绿色,看着比鸭蛋小一点,共计7枚,从巢的样子以及蛋的外形推测这应该是某种鸭科动物的蛋。当时并未见到有成鸟在附近,但是出于对野外鸟类、鸟蛋的保护,姚师傅并未将其捡拾。在此后的两天,姚师傅路过此处总会留个心眼,但始终未见孵蛋的母鸭出现,最终姚师傅判断这7枚蛋宝宝已经被鸭妈妈遗弃了。于是,姚师傅将这7枚蛋拿到了园区繁殖场,历经孵化箱内16天的孵化,最终有5只小鸭子破壳。经过一段时间的饲养,它们褪去了绒毛,长出了新羽。这时,工作人员才确定它们是5只斑嘴鸭。斑嘴鸭在野外分布区域比较广泛,在无锡地区也有分布,它们嘴峰黑色,尖端黄色而不同于其他野鸭。经过好几个月的精心饲养,5只斑嘴鸭茁壮成长。
值此爱鸟周之际,动物园想将这5只斑嘴鸭放飞野外,希望广阔的空间能给它们带来更好的生存环境。放飞前,兽医院朱医生对其进行了全面的检查。据朱兽医介绍,经过体检目前5只斑嘴鸭体况良好,且能自主觅食,符合放飞的条件。因为动物园内的鹤岛微湿地、孔雀溪以及天鹅湖环境都较适宜斑嘴鸭的生活,并且也有很多野生鸟类在此安家落户,不排除这5只斑嘴鸭会继续留在无锡动物园。当天,斑嘴鸭的放飞选择在环境优美的孔雀溪进行。
画家们现场写生 描绘另类爱鸟周
活动当天,动物园还邀请了画家和绘画爱好者来园写生。在写生人群中,年龄最大的有60岁,最小的才10岁,他们齐聚在美丽的孔雀溪,将孔雀之美、天鹅之雅、仙鹤之姿描绘于纸上。在孔雀溪,除了欣赏孔雀的美丽,动物园还为孔雀提供了多种活动设施,如宽敞的活动区域、遮荫的树木、栖架、水池、雾森等。这些设施不仅为孔雀提供了舒适的生活环境,还使它们能够展现更多的自然行为,也让游客能更直观地了解孔雀的生活习性。在创作过程中,画家们仔细观察鸟类的形态、羽毛、动作和表情等细节,他们运用不同的绘画技巧和风格,用国画、水彩、写生等各种表现形式,用手中的笔绘制了一幅幅春之景、鸟之语。
作为一家城市动物园,无锡动物园在鸟类资源保护方面一直走在前列。园内汇聚了众多珍稀鸟类,不仅为市民提供了观赏鸟类的好去处,更是鸟类保护和繁育的重要基地。作为“中国动物园协会白枕鹤保护繁育科研基地”,无锡动物园承担着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枕鹤易地保护的重要职责。今年截至目前,已人工孵化白枕鹤4只,正在孵化鹤蛋23枚,除此以外今年还孵化出了2只鸸鹋、5只黑天鹅。园内湿地区、天鹅湖也能看到黑天鹅父母带着宝宝们游弋,另外7枚疣鼻天鹅蛋正由亲鸟亲自孵化……
无锡动物园将积极履行职责,在爱鸟周期间,通过科普进校园、研学活动、学生走进动物后场等多种科普形式,向公众展示鸟类的美丽与珍贵,共同守护这些空中精灵,为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家园而努力。